推薦文章 > 質樸 純靜 厚重 優(yōu)雅------仇振霖畫評文章
質樸 純靜 厚重 優(yōu)雅------仇振霖畫評文章
文/孫玉虎
畫為心聲。從仇振霖的作品中,我們深刻地看到,仇振霖作為當代花鳥畫家,處在歷史巨變的過程中,特別是中國畫面對“當代的‘轉型’”,“‘當下’如何創(chuàng)新”等命題時,并未失去希望的信心,反倒增加了面對挑戰(zhàn)的勇氣,他從容不迫地從傳統(tǒng)入手,解讀傳統(tǒng)筆墨的奧妙,從中提取了持久性的元素注入自己的創(chuàng)作,同時,他又深入生活,在體驗、觀察之中,捕捉自然萬物的生命力與千姿百態(tài)的神采、氣韻,兩者的結合,使他的花鳥畫在來自古今的滋養(yǎng)中茁壯成長,且顯示出充實、豐滿的風采, 這是仇振霖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感受。
細讀仇振霖作品,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淋漓的元氣。畫家把現(xiàn)象世界中自然物象轉換為筆墨結構與形式,進行歸納、概括與精神性的處理,重要的是,畫家眼中的物象在經(jīng)過心靈過濾后,化作筆簡墨妙的意象,成為極單純、極簡煉與極平實的“寫意”之象,從而使他走出一條心性契合的“寫意”之路,并在實踐中不斷走近藝術本質和藝術規(guī)律,也使他的藝術在不斷揚棄與調整中更臻于完善。我們更能看到他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,勤奮地耕耘著,他不驕不躁,遠離世俗,追求著藝術的純粹性和嚴肅性,使自己作品個人面貌鮮明而又清新、厚重而優(yōu)雅,而這是他多年磨礪的結果。
同時仇振霖能夠緊緊抓住寫意之象的本質,在“得意忘象”的原則下,以“似與不似”的把握,使中鋒用筆的線條從而自由地轉為提、按或側鋒,使筆致、墨韻共生于揮灑之中,而且,在枝條的節(jié)奏、韻律的變化中,流暢與澀重獲得了統(tǒng)一,外在與內在獲得了統(tǒng)一,有限與無限獲得了統(tǒng)一,在墨、色的互動與烘托下,一切皆獲得了生命活力,或迎風搖曳,或風姿綽約,或韻致萬種,或清麗高蹈,既給人以視覺愉悅,又給人以審美啟發(fā),同時,感覺仇振霖的畫酣暢淋漓、神彩燦然、意味雋永,這一切在于,畫家對筆線、墨韻與水分的把握,以及對中國畫原理與精神的領悟,在技法的嫻熟運用中,深含著畫家對自然、對生命、對精神的深情和關注。而在作品背后,我們也深深的被他作品常常透射的質樸與純靜所打動。他的作品凸現(xiàn)花鳥畫渾然厚重的特色,使畫面在結構嚴謹中顯現(xiàn)出整體感和時空感,達到了將自然物像人格化 、精神化、藝術化的目的。
師造化,承傳統(tǒng),得心源,是仇振霖藝術創(chuàng)作的源泉。在藝術創(chuàng)作實踐中,他認真吸取傳統(tǒng)寫意精神及筆墨技巧,同時, 細心觀察體驗自然界花姿鳥態(tài)的本真風貌,在長期與自然花鳥對話的過程中,仇振霖意識到自然的本質在于生命活力的展現(xiàn),因此他的花鳥畫總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。他緊緊抓住生機蓬勃這個花鳥內在的生命特點,捕捉到在花木繁茂、藤條相纏、郁郁蔥蔥的繁榮表面背后所潛隱的生命活力,使作品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激昂的詩情。而他也正是在繼承了傳統(tǒng)的寫意形式,汲取了前人的寫意繪畫經(jīng)驗,在當代文化語境中給以重新解讀與揚棄后,完成了從物象到心象的藝術轉換,并在“以技入道”的提升過程中,完善并成熟著自己的藝術,使他的作品在筆飽墨酣之中洋溢濃郁的自然氣息,展示了令人愉悅的清麗境界。
仇振霖是一個極具才情和創(chuàng)造精神的畫家。他的畫既有傳統(tǒng)又富新意,他把寫意花鳥畫的力度結構與情態(tài),勁簡樸茂與風流奔放融會貫通。由此,我們看到他筆下的花鳥意象是豐富而生動的,他努力去渲染自然的生命力,以極具特色的花鳥意象創(chuàng)造出一種朝氣蓬勃、生生不息的生命圖景,讓人從中體味到充滿生機的深沉魅力和全新的審美感受。
仇振霖正值風華正茂之年,藝術水準已初露端倪,誠如他的導師陳鵬所言,仇振霖從人性精神到觀照藝術的深入成功,均令人刮目。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,他在學術方面定能有更大的進步和提升,相信在中國花鳥畫天地中,仇振霖定能給歷史留下重重的一筆,同時,我們也期望仇振霖的書畫藝術能夠走入更多的人群之中,給我們帶來更多的,也更為開闊的藝術空間和審美意境。